苏州范义庄

张迪杰 2021-07-20 12:55

范冲庵是什么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庆历六年(1046年),范仲淹抵达任所邓州,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营造百花洲,并设立花洲书院,闲暇之余到书院讲学,邓州文运大振。时尹洙被贬筠州,疾病缠身,范仲淹便把尹洙接到邓州养病。庆历八年(1048年),有诏调范仲淹知荆南府,邓州人民殷切挽留,范仲淹也喜欢邓州,就奏请朝廷,得以留任。范仲淹在邓州共计三年,百姓安居乐业,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及许多诗文均写于邓州。皇佑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知杭州。子弟以范仲淹有隐退之意,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严词拒绝。十月,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皇佑三年(1051年),升为户部侍郎,调往知青州,因冬寒病重,求至颍州。皇佑四年(1052年),调任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苏州范义庄

范仲淹晚年裸捐,创立范氏义庄,慈善事业为何最终一直做到清末?

因为范仲淹小时候受了很多的苦,知道食不饱腹,无依无靠的感受,于是他有能力的时候就开始建设义庄,还定下了规定,让他的族人世世代代都按照他的意愿继续慈善事业。所以他的慈善事业一直做到期末,就是靠着范仲淹和他的族人。所以他的慈善事业一直做到清末,就是靠着范仲淹和他的族人。

范仲淹我们都知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小的时候,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之后他的亲生母亲又改嫁,那时候还那么小的他,深知食不饱腹,无依无靠的滋味,所以他努力奋发的学习,在他求学的路上也是特别清贫的,每天就靠着一碗粥来维持,所以他在有能力之后,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不让更多的人忍饥挨饿,他就用钱攒钱来建造一个义庄,叫做范式义庄,是一种用了他一生全部的积蓄买了1000多亩田。

立下了很多规定,在各个方面只要是范氏宗族的族人,就都可以在那里去领什么口粮衣料,或者是婚姻费,丧葬费,路费等等。帮助了他的很多的族人,小孩子给他们白米,给他们衣服,给结婚的女子婚嫁费,给钱给去世的人的家人让他们安葬,去参加科举的给他们路费等等。不仅仅是帮助他们宗族的人,还给一些其他的乡里,乡亲,亲戚,或者是其他陷入困难困苦活不下去的人。

范仲淹的行为,表现出了自己精神上面的追求和自己乐于助人的性格得到了很多人很好的评价,在他去世之后,他的子子孙孙又继续的增加条款,有有能力的人不断的捐赠,使范式义庄持续的延续下去。

苏州范氏在清乾隆年间发生了什么大事

乾隆十一年发生了苏州范氏一族“大修谱”事件,史称范氏五服十六房家谱并为一谱。根据苏州范氏的宗谱《范氏家乘》,范仲淹做了大官以后,就把苏州的家族成员召集起来,开了一个大会,将范姓分了16房,并排了辈分。范仲淹的后裔有7个房系,其中他的4个亲儿子占了4个房系,父母早亡认范仲淹为从父的范纯诚占了3个房系,其余都是范仲淹五服内的亲戚。这就是所谓十六房来历。从1051年范仲淹亲修族谱到1746年苏州范氏族人续修《苏州家乘》,共计695年没有续修家谱,也就是说苏州范氏族人在范仲淹第一次修谱后时隔695年才续修(编写)苏州《范氏家乘》。五服十六房由义庄共同议定和管理、陆续产生。文正公在世时产生五房范钧为儒林房祖、范钜为支使房祖、范仲温为中舍房祖、范纯佑为监簿房祖、范纯懿为朝奉房祖。由此五房共同管理文正公创立的范氏义庄。后来,陆续产生其余十一房。范仲淹在世时出生、范仲淹去世以后当上京官产生六房。范纯古为赞善房祖、范纯仁为忠宣房祖、范纯礼为右丞房祖、范纯粹为侍郎房祖、范几道为宣义房祖、范世京为秘丞房祖。范仲淹去世后多年出生并当上京官产生五房。范世延为郎中房祖、范世文为大夫房祖、范正邦为司理房祖、范闻为驾部房祖、范正伦为朝请房祖。至此,以范隋为始迁祖的一支苏州范氏,五服之内十六房全部形成,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苏州《范氏家乘》既十六房大族谱。

苏州景范中学的范仲淹陈列馆

景范中学所在地为先贤范文正公创办的义庄、义学旧址。千百年来,范仲淹及其后人在此接济贫困、设立义学、鼓舞风气,形成了独有的义庄文化,而“义庄文化”的核心,则是范公精神。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那样的让人仰之敬畏,感怀千年。受悠久办学渊源的润泽,享先贤育人遗风的沐浴,景范中学依托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立足先贤范仲淹的地缘人脉渊源,以“先忧后乐”为校训,以“培育‘既文且正’学子”为追求,不断深挖中国传统育人资源,营造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德育氛围。为更好地丰富学校育人内涵,提高育人实效,景范中学将校内文物建筑“文正殿”修建成为“范仲淹史迹陈列馆”。馆内以丰富翔实的图文资料再现了范仲淹生平事迹、范仲淹与苏州、范仲淹书信手迹等内容,充分展示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兴学育人的光辉史迹。此外,馆内还陈列范义庄出土的大量珍贵碑刻,对后人了解、研究义庄、义学原貌及范氏子孙秉承先志、屡“出私钱筑垣”,使“范氏义庄”、“文正书院”虽“中更散乱而遗泽依然”的事迹,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1995年起,范仲淹史迹陈列馆向广大师生开放,学校特设“少年讲解团”,负责馆内日常管理并向来宾介绍范仲淹史迹。由此,范仲淹史迹成列馆成为苏州市青少年德育基地。2007年,又成为首批“苏州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之一。

相关阅读


上一篇:瞿秋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