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吴中——徐佩根:㠛村砚就是我的生命,没

2019-10-29 11:18

  “㠛村砚就是我的生命,没有它我一无所有。”这是来自一位非遗传承人的炽热剖白。

  徐佩根,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㠛村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民间工艺家,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新秀。
  徐佩根是苏州木渎人,15岁起就跟着舅舅学习制作砚台,至今已在这一行业摸爬滚打了近30年。他对砚雕的喜爱,也许源自童年时期母亲的启蒙和熏陶。母亲,是徐佩根艺术生涯上的指路人。直到现在,他还时常抱着一块砚石,和母亲探讨石头的秘密。
  徐佩根惯用㠛村石,这是太湖地区特有的泥岩,材质细腻,所制砚台发墨快、不渗水、久贮不涸。但1999年国家下达了“禁采令”,之后就是“用一块少一块”,每次下刀开始新的作品,他都要构思很久,生怕浪费了一块好石。

  匠心独具,琢琢砚雕
  2002年,雕艺已有小成的徐佩根创办了“苏州四海艺家雕刻工作室”。徐佩根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知道,只是一味重复前辈的路子难以精进自己的雕刻技艺,雕刻艺术也需要增加更多的元素。于是,他尝试着将带有苏州风韵的民间典故融入到雕刻作品中,一步一步地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徐佩根创作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还有的是以民间典故为基础,再结合实际,渗入个人体会,设计构思了许多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作品㠛村砚《老家》中,徐佩根将多年前的农家厨房搬上了30厘米见方的㠛村石上,灶头、水桶、墙头挂着的菜篮一应俱全,满是生活的气息。时光轮转,几度春秋,记忆里的瓦房、竹林、小溪却依然如初,颜色不减分毫。
  石雕作品《姹紫嫣红万物春》的灵感源于昆曲《牡丹亭》,苍老的树枝与盛开的牡丹花形成强烈的对比,停在枝头的喜鹊,一只展翅欲飞一只环顾四周,活灵活现。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这是竹的凌然傲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梅的清雅淡然;“凝霜殊异类,卓然见高枝。”这是松的卓然不群。竹为壶口,梅树的枝干为壶把,松枝为壶盖,徐佩根将这高洁的“岁寒三友”交织融合于一只壶,极富创意。
  《雨巷》,是徐佩根的得意之作,整整花费了他七年半的时间才完成。青石板、油纸伞、丁香般的女子、老屋小巷、粉墙黛瓦,这些在戴望舒先生的诗作中描绘出的浪漫景象,经过一钩一划、一笔一画,呈现在这块原本粗笨的石头上。看着它,某一瞬间竟觉得它有了灵魂,活了。

  厚积薄发,一朝题名
  徐佩根喜欢去山里“捡漏”,沿着蜿蜒的山道,一路蹒跚,在黄泥和石缝间寻找需要的石块。他的手似乎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一块块毫不起眼的㠛村石被他从深山里拾捡出来,一番雕琢后就成了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有人会说,既然这么受欢迎,热门的作品多做几件拿出去售卖不也挺好,徐佩根却不以为然。
  “我觉得每一刀都在探索一个未知的空间,每一刀都是灵动的,如果要去模仿一件作品的时候,我觉得每一刀都很僵硬,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我不愿意一件作品去做第二件。”
  不囿于以前的荣耀,“新”是他的毕生追求。偶尔的时候,这份执着会被人误解为“傻气”,他也不会辩解,坦然接受。

  非遗传承,紧握使命
  自己的传承已经守住了,如何让这份技艺更长久地传承下去,成了徐佩根的心中一结。
于是他开始做起了宣传,开设个人雕刻作品展,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活动,与广州远近、花椒网络直播平台、周大福珠宝、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江苏省侨办、苏州日报、苏州市政府等社会组织合作开展非遗体验非遗传承活动60余次……
  徐佩根珍惜每一次展示㠛村石雕的机会,因为他知道,了解的人多了,喜欢的人也会更多,传承便有了希望。
  “对于我来讲,我的整个人生就像一个雕刻的人生,从十五岁开始做雕刻以来,我觉得一定要把我所学到的所看到的苏州的一些历史文化的东西,通过我石雕的载体去体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苏州,了解江南文化。”
  这位手艺人,守住了手艺,守住了岁月,守住了那颗为艺术拼尽全力的诚诚之心。


上一篇:黎里画家叶正贤向柳亚子纪念馆捐赠 《黎川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