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园,我心中的吴下名园之冠

2019-07-04 14:38

 

  文 / 龚建国

  图 / 许思思

  留园——“吴下名园”,是我喜欢的一座苏州园林。

  倒不是因为我们平时所讲的三代重要的园主,有一个是我们东山人的缘故。也不是最后一任园主,功成名就后为安享晚年,买下废园,重新规划建造,改“刘家花园”为“留园”,而不是像大多数苏州园林的主人一样,官场失意,或罢官,或弹劾,为自己所建一座避世场所。

  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导游,我几次有幸和肖老师搭档导游口试考官。肖老师不止一次的问过考生,让考生说说留园的“石头文化”。一般的考生都能说出个“留园”的“三宝”,大理石屏风、太湖石冠云峰、鱼化石挂屏。除此之外,很少有人能从太湖石、黄石、灵璧石、书条石等来阐述留园的石文化。

  喜欢一件物品可以没有理由,我喜欢留园大概也是这样。

  除了中部花园,东部建筑,西部山林,北部田园之外,我喜欢的是留园的生活化,一个家族生活场景的完整性。”冠云峰”东面的“贮云庵”是他家的家庙,“东山丝竹”门外的“东园一角”原来是他家戏楼的位置,后来戏楼被大火烧了。现在平江路中张家巷的中国昆曲博物馆里就有这座楼的模型。“东园一角”里面种的牡丹和芍药在苏州的园林里也是首屈一指的。“活泼泼地”前,还有园主孩子玩耍的地方,可以想象这一个家庭生活的和乐。

  留园拥有众多的太湖石峰,是留园的一大特色。源自清代乾隆年间园主,东山人刘恕(蓉峰)喜好石头。除了有名的“寒碧庄十二峰”,还有“石林小院”里独秀、段锦、竟爽、迎辉、晚翠五峰,刻有“蓉峰题”的日化、簖霞等峰。

  我除了工作带客人去留园外,自己经常会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带着不同的目的、怀着不同的心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逛留园,当然有时也会漫无目的地踱进留园,漫无目的地里面逛上几圈。

  喜欢那里的石头,“留园十二峰”“石林小院五峰”,确认过它每一块的位置,了解过它每一块的故事,当然用手触摸过它们的每一块,用心感受当年园主对他们的宠爱。

  除此之外,我喜欢看“佳晴喜雨快雪之亭”西南墙边一棵琼花开的花,喜欢“闻木樨香轩”南面长廊拐角里的那棵木本绣球树。

  我有特地去留园看过它那棵山茶花树,开的金山茶花。前不久还和好友相约去看那前几年新培育的“孩儿莲”。之前苏州地区也就东山雕花楼有一棵。留园现在的三棵是园艺师颜世和生前精心培育成功的。说是树,不如说树苗更合适,花开的倒不少,如东山那棵母本开得一样漂亮,留园也因此成为我国拥有“孩儿莲”最多的园子。

  摄影:马继平

  我还喜欢“曲溪楼”下,里面通过空窗看中部花园,喜欢走在中部花园“小蓬莱”上看一边的“清风池馆”,另一边的“涵碧山房”,喜欢在“濠濮亭”里看印月峰水中倒影的月亮,喜欢“鹤所”里那二扇苏州园林中经典的花窗,喜欢经典花窗后”石林小院”,虽面积不大,但因巧妙的空间分隔,让人感觉越隔越大的精心设计。

  我喜欢“五峰仙馆”前的“厅前掇山”,正面削崖矗前,峰石高峻挺秀,如屏似峰,背贴围墙,还是一座峭璧山,又有楼梯和西楼相接,所以又是一座楼山。留园的楼山有三座,除了这座,“明瑟楼”南,“冠云楼”东都有一座。

  留园的建筑除了实用功能,还起到区分空间作用。

  我喜欢鸳鸯厅“林泉耆硕之馆”里,从东山移来的圆光罩,怀念“揖峰轩”里的七巧桌,喜欢“亦不二亭“圆洞门的精致,喜欢“舒啸亭”的小巧,喜欢“冠云台”挂着的《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匾额的意境。喜欢“清风池馆”那副“墙外春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楹联。喜欢“雨后静观”,喜欢“风前闲看”……

  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到退休之后,最理想的工作就是去留园打工。在一个个清晨,无论春秋,不管冬夏,当园子还没有游客进入的时候,在山道、曲径、花街铺地,庭院、长廊、池旁握着一把扫帚把落叶、残花扫拢,装筐,运走。

  留园,“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我喜欢!

 

责编:叶思敏

相关阅读

  • 苏州站到留园怎么走?苏州园林好不
  • 苏州留园,吴下名园之冠,中国四
  • 苏州留园景点介绍(苏州知名古典
  • 不如,来苏州听雨吧!
  • 明天,拙政园、留园、狮子林、虎
  • 你眼中的甪直
  • 于画栋雕梁里,寻访古建中的悠悠
  • 留园赏冬

  • 上一篇:夏日开胃美食,怎能少了这碗风扇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