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端午民俗滋味正浓

2019-06-20 10:54

  昨天是端午节,古胥门历经一年多时间的修缮,以崭新的面貌与市民见面。随着城门缓缓打开,第十四届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正式启动,“龙跃胥门”——胥门古城墙重启仪式、“凤舞端午”——姑苏区非遗精品文艺节目展演、“创意端午”——青年传统手艺文创产品集市暨青年三人端午画展、“粽情端午”——民间粽子高手速度赛四个主题活动,展现出姑苏非遗文化和吴地端午民俗的独特魅力,让市民和游客尽享欢乐假日。


  古胥门修缮后首次亮相

  萌娃花式舞龙吸睛无数

  2009年,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其他地方,苏州的端午节与众不同,纪念的是早于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当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造阖闾大城,胥门是所辟古门之一。然而,随着时间流转,胥门城墙出现不少损毁之处,去年封闭施工,修缮工程历时一年多。

  昨天一早,得知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开幕、古胥门将重新开放的消息,许多市民赶来见证这一时刻。开门仪式上,随着五色彩带飘过,城门缓缓打开,一支舞龙舞狮队首先穿过城门。修缮后的古胥门基本保持了原貌,更显大气、美观。

  市民和游客紧跟舞龙舞狮队一起登上城楼远眺姑苏美景。5岁的眭欣芸穿着五毒衣,牵着妈妈和姐姐的手,在城楼上看舞龙表演,不停地说“好玩”。“我们一家都是地道的苏州人,小时候过端午节,妈妈就给我穿五毒衣,辟邪去秽,这个老传统一直保持不变。”眭欣芸的妈妈说,得知今年端午节古胥门重开,她特意带着两个女儿来登城楼,过一个苏式端午。

  在城楼上,一支萌娃舞龙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19个来自三香中心幼儿园的孩子,平均年龄只有6岁,表演舞龙却有模有样,一招一式不输专业舞龙队,时不时还会耍几招“花式”舞龙,十分可爱。


  民间高手比拼包粽子

  花样速度都令人惊叹

  昨天上午,在古胥门开启的同时,盘门景区上演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其中,一场民间粽子高手速度赛堪称精彩。

  包粽子是苏州人过端午节的一大传统,民间高手自然不少。比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赛两项,个人赛比的是花式,团体赛比的是速度,参赛选手来自沧浪街道的21个社区。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裁判一声令下,参赛选手们纷纷拿起粽叶快速包了起来。只见他们用两片粽叶圈成小漏斗,麻利地往里面装上糯米,再裹起来,一手拿粽子,一手拿棉绳绕粽身几圈扎牢,短短十几秒钟,就包出一只粽子。不一会儿,三角粽、枕头粽、小脚粽……一只只精美粽子呈现眼前。裁判在评分时惊讶地发现,选手们包出的粽子有多种花式,十分少见,比如形状像毛笔的笔棕、方方正正的方形粽。最终,西大街社区的选手吴桂琴以一人包五种花式粽子的成绩取得个人赛第一名。

  团体赛中,全场唯一一位男选手格外引人注意。他是来自竹辉社区的严厚秋,今年62岁,退休前从事厨师工作,是包粽子好手。“苏州人过端午节必吃粽子,今年我买了40斤糯米,包好粽子送给亲戚朋友尝尝。”严厚秋说,包粽子的手艺要一代一代往下传,让年轻人不要忘记老祖宗的传统。经过紧张的比拼,胥虹社区的三位选手以三分钟包26个粽子的成绩夺得了团体赛冠军。


  端午元素结合工艺创新

  赋予文创产品新生命

  在第十四届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上,“创意端午”主题活动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青年传统手艺文创产品集市。来自沧浪街道辖区的大学生和青年创业者们在十余个摊点上展出了大量描绘苏州端午习俗的手工艺品,其中不乏各种非遗手艺,有核雕、玉雕、苏扇、草编等,将端午元素和苏州工艺创新相结合。

  来自“指尖秀非遗文化园”的青年手艺人温开国展示的是新创作的钟馗碑刻,现场教授碑拓技艺,吸引了一大批市民和游客围观。年仅18岁的棕编手艺人王雨雯带来了自己创作的棕编“五毒”,蜈蚣、蝎子、蟾蜍、蛇、蜘蛛,个个栩栩如生。三位青年画家为端午创作的24幅端午画作,通过水墨、没骨等画法,分别从神话传说、端午风俗、花鸟人物等角度展现苏州特有的端午文化。

  此外,创作“诗酒江南”诗丛的苏州诗人们也来到盘门景区展示作品,与读者互动交流。市民姜健是一位诗词爱好者,他一口气捧回了五本诗集,“有诗词相伴,端午节也变得雅致了。”(摘自:苏州日报,记者:朱雪芬,本站编辑:咨询中心小秦)  


相关阅读

  • 苏州旅游胜地打卡的地方有哪些?
  • 苏州旅游胜地有哪些?2022苏州旅游
  • 去苏州两三天怎么玩?江南古镇、特
  • 苏州游玩攻略,一到5月,苏州就惊
  • 2022“春天苏州旅游季”启动啦,不
  • 苏州非常受欢迎的古镇,拥有丰富
  • 苏州站到留园怎么走?苏州园林好不
  • 苏州那些园林值得前往?最值得去

  • 上一篇:“高考后”客流成端午旅客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