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枝牡丹园

周嘉仪 2021-08-25 10:23

卞氏宗祠的便仓枯枝牡丹园

便仓枯枝牡丹最称奇的一点,据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所述:“无论何时,将其枝梗摘下,放入火中,如干柴一般,登时就可烧着”。每逢花盛时节,这园中的鲜花恰似胭脂凝成,美艳润泽,芬芳馥郁;那繁密厚实的叶片,也青翠欲滴。然而其枝梗呢,却如摇曳在寒风中的枯枝,憔悴欲朽,若折取一枝,划根火柴即可燃着。正如《卞氏宗谱》记载:“牡丹品类不一,此独以枯枝别之异不在花也,骨则破裂,皮则粗皲,爪之则干枯,折之则脆。”枯枝牡丹还有一奇,本系春花,有时却在深秋或初冬时节,竟傲霜斗雪,忽放红花,更引得“游人竞赏,车马频喧”,不禁“咏之,说之,序之,铭之,赞之。莫不以志其异。”尤其以为神奇的事是,枯枝牡丹正巧盛开在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之时,还有一年,竟开在欢庆我国在联合国恢复席位之际。这当然是纯属巧合,但人们却借此来抒怀,赞其为“神花”。“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这是老将军张爱萍为重建便仓枯枝牡丹园的题联。这首题联形象地概括了枯枝牡丹的变迁。说到便仓枯枝牡丹的变迁,不可不提及它的原初主人,即卞氏家庭的先祖卞济之。卞济之,苏州枫桥人。宋代官陕西参知政事。为官清正、廉洁。宋亡,隐退姑苏城。后举家从枫桥迁至盐城东溟镇(今便仓镇),并携红、白两株洛阳牡丹栽于园内。此时约在公元1275年前后。当时卞氏宅第穿堂四进,从门楼进去,由南到北,依次为门厅、前厅、天井、后厅、天井、寝室,东为厢房。卞济之把门厅与前厅之间的空地辟为花园,便仓枯枝牡丹即发端于此。后来其孙卞元亨成了花园的主人,他将祖传的红、白两本牡丹分为12株,左红右白,满植卞氏宗祠东西两坛,题名“花神池”。洛阳牡丹本有四种:魏紫、姚黄、五红、孟白。为什么卞济之只携红、白两本呢?据《卞氏宗谱》记载:“植花明志,取其红者,以示报国忠心;取其白者,以示为官清正。”可见寓意极深。通常把植物生长逾四百年者称为宝,便仓牡丹历宋、元、明、清,以至于今达700年之久,更为珍贵。无锡诗人秦道然观赏便仓牡丹后,赞曰:“名园花发独矜奇,九十春光烂漫时。岂为繁华消壮节,偏宜浓丽压枯枝。风流肯殉濂溪说,物色须凭太白诗。自尔万金求不得,东南车马正纷驰。”然而,“车马纷驰”的赏花盛况,因迭遭战火,名花几乎濒于灭本之灾。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后,先后得到恢复和扩建成便仓枯枝牡丹园,并达到了卞氏宗祠原有的规模。近几年又邀请苏州古典园林设计师,绘制更大规模的工程总体规划蓝图。首期工程即主体花园的兴建,已于1985年4月17日竣工。工程总面积为65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0多平方米。新建有典雅的天香亭、奇葩轩,四周有八角回廊环绕,颇具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今天园内有11株属于宋、元时期的牡丹旧本,其中有一株系卞济之亲手所植。为使便仓牡丹更加绚丽多彩,又从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选购450株,包括70多个优异品种移植园内。在花工们精心栽培护理下,这些牡丹已绽蕾吐艳。根据规划,今后的便仓枯枝牡丹园,更富绚烂奇幻的景色。正在进行的扩建工程将分期完成。全部建成后,分设有32处观赏点。凡是新景点,悉依照《镜花缘》中众姐妹的芳名而命名。如:探花、暗香、叠采、揽秀、倚霞、仙葩、毓秀、齐芳、临芳、沉香等12亭,含芳、扶绿、倚香、劲节、奇葩等五轩;芳名、群芳两堂;延春、清香两室。此外远芳榭、韶华楼、冠芳馆、留春廊等建筑也应运而生。整个建筑面积将达2000多平方米,有山有水,有亭有阁,绿荫如盖,鸟语花香。古镇便仓,将是枯枝牡丹及其姐妹花卉的海洋。

枯枝牡丹园

介绍便仓枯枝牡丹的小作文50字

枯枝牡丹园浙江的杭州有“天堂”的美誉,山东的曲阜有“圣城”的美誉,而江苏盐城的便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四海。谷雨前的一个星期天时,我就去便仓的枯枝牡丹园,尽情地游玩了一趟。走进牡丹园,只见硕大的花园里到处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十分美丽。远处,高大挺拔的竹子大片大片的,翠绿翠绿的叶子,更增添了几分秀丽。我走进主花园。有的牡丹花争枝夺目,含苞欲放;有的牡丹花才展开一两片花瓣,像是害羞的小姑娘;有的牡丹还是花骨朵,像是一粒粒黄豆;……。奇怪的是,这些牡丹花的枝都是枯的。我不禁想到:枯枝牡丹可能是因此而得名吧!这些牡丹花,有粉的、有白的、有红的……。真是绚丽多彩、形态各异、粉面桃红。进入主共园的游客络绎不绝。面对有几百年历史的枯枝牡丹,品头论足;找到鲜花怒放的牡丹花,争先拍照留念;发现争俏枝头的花骨朵,抱怨自己来得太早;……。告别了主花园,我又来到了花雨廊。在花雨廊里,我知道了关于枯枝牡丹的传说和牡丹园的来历,这些优美的传说,让我久久难忘。参观完了花雨廊,我又去了牡丹亭。牡丹亭有一个别具一格的特点:就是看似两层,实际只是一层的玲珑塔形。我在牡丹亭里休息了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牡丹园。历史悠久、风景秀美、富有传奇色彩的枯枝牡丹园,真是个人间奇境,怎能不名扬天下呢?

相关阅读


上一篇:宿迁泗阳热带风暴水上乐园
下一篇:曾朴墓